回复 瓶子 的帖子) A( L; g/ t1 O( ?4 J' g4 G
7 s+ c. S, Z, u
3月18日的检查今天出结果,令我非常满意。0 R& s% M! _# p9 }' M
9 y- T& e' J( F I% g
这回吃易瑞沙共23天,同时吃DCA和纳曲酮,CEA从19.1降到11.4,下降幅度为
6 y3 A) V% d( r" b q40%,与过去易瑞沙的战绩比较,中规中矩。如果吃够30天才检,估计降幅会接" w4 {. \1 Y8 C6 o$ s9 i( o$ z
近50%。0 H6 `; \+ t. F# u* i. S
2 o4 N9 x' |! V) q11.4的CEA,就不再让我担忧了,与我自定的警戒线(20)已经拉开距离。其实,' u- D5 a4 Q( C# R3 D9 O9 }
这23天的战绩,意义不仅仅是解除警报,更为重要的是,这是第三次复用易瑞7 j5 U2 U6 S3 ?
沙,由此证明:易瑞沙确实可以反复多次甚至是无限次使用而奏效,复用的次' G) ~0 b' Z5 u" g! e# \
数的增加并不像传说那样效果会越来越弱。
- D% b2 k/ u6 Q( d, t1 V# e+ Q1 o& ]* ?' L& h
因为可以多次(或无数次?)反复使用,于是便可推翻以前传说的“易瑞沙可以0 o }! [! W+ z: O7 Z9 p- Y# Q
提高生存质量但不增加生存期”的说法。我觉得只要不是一口气吃到底,只要
1 u2 F" T% A o) M8 ]8 P( f6 G/ U踩准节奏,及时地停和用易瑞沙,生存期是一定可以增加的。对此我非常有信
0 p+ k0 r9 R9 ^' I @& Q心,越来越有信心。9 U0 T# a; S" b: |+ O
/ d3 ?9 t' f4 K这次还检查了肝功,因为在2月23日时我冒着可能发生急性排斥的风险把免疫抑. D0 ^, T# T5 B3 I% E# I. m3 {
制剂的剂量再减50%,达到原来连想也不敢想的低剂量。按照过往的习惯,凡加/ x, P! O1 j7 I5 [8 S Q
或减免疫抑制剂剂量,必须在一周或十天内检查肝功,以便及早发现免疫引起
$ O2 M" S* U) Y3 {或药物引起的肝功异常。可能因为得了癌,我的胆子倒变得出奇地大,认为排: o0 d2 a% h0 m
斥没有什么大不了,远不如癌的进展那么可怕,结果就不急着检查了,只是每2 v1 j+ w' y# [
拉尿必观察尿液颜色,见不黄不浊,也就放心了,我知道肝脏受排斥的第一症
2 j( c/ {4 v7 ^' M状便是尿黄。从今天优良的肝功指标看,把免疫抑制剂减掉一半,结果是平安
+ h9 z, D j% Y无事。由此证实了我之前的设想:因为癌的存在,我的免疫系统处于透支状态
: ]4 E4 [& G- Q/ p* a,那些淋巴细胞全部出动去对付癌细胞也不够用,便没有多余的力量像早些年
+ g" I! F. X+ r3 E9 n# K) S那样曾经对移植肝脏进行猛烈的排斥攻击。证实了这一点,对我今后的抗癌非
2 ~# M& s" C4 \: a+ {( y: j常重要,我今后可以大胆增进免疫,纳曲酮也会因此而逐渐生效。) x3 ^- m6 j5 F4 S& B' C) N
3 S7 d+ P, w _
今晚就可以停掉DCA了,没必要对11.4的CEA大动干戈。再说,这些天吃DCA,老* B) o1 ~: e$ r6 r4 {) L' R4 {
是饥肠辘辘,稍迟进食,便有点轻飘感;另外,如果在午饭后吃DCA接着睡午觉
. c E$ [, A* [) V( ],便会一觉睡到四、五点,出现嗜睡倾向。总而言之,少吃药总是幸福。
( I% J: J' y+ ?! p+ u; N: n) B, H2 o9 j' i( W+ U, S
* ~: n9 c2 u6 S9 v2 k# H
发表于 2009-3-27 16:16 | 只看该作者 新法服用纳曲酮3 t9 f. [: ^3 m& g
最初两个月吃纳曲酮,是液体式的,即以10毫升的水溶解一片纳曲酮,待其充分溶解后,搅匀,抽出1毫升的药液弃掉,喝下9毫升。
4 W- a4 y% t+ M3 e; E0 E7 B) P V8 m) s6 A2 ]- c7 _
这种方法的副作用是:晚上(10点半上床)入睡容易,但易醒,一夜起码醒2次(3时之前)。对午睡倒没影响。) Q' F8 D- m3 K& u8 V1 B6 \8 A) K$ N# j( M
B! h: T4 `, F( L. j+ J1 P/ {2 a, D+ |& r本来这方法也不错,可是到了第二个月检查时,CEA大升。当时考虑纳曲酮在让人愉快的同时为何不起一点点抗癌的作用?两个月时已经起码8周以上了,多少应该起点作用的,为什么吃了跟没吃一样?当时怀疑是超了4.5毫克一点点,可能在抽一毫升药液的时候多了0.1毫升吧。
# J- R' }5 y. z8 T4 Q6 s
H1 @2 `. q6 b, o1 |第三个月时,我就宁可剂量少很多也决不超一点点量,结果就改为每次吃3/4片,理论上是3.75毫克的纳曲酮,这样就不用液体式,而直接吃固体药片,剩下的1/4片还可以攒起来,成了3片吃4天。. }% [' d+ ]. |+ R; u& E
2 M7 W! p; x1 W5 V. X这么一来,睡眠几乎全不受影响,但是,原来那种轻松愉快的感觉,老是想唱歌的欲望,却逐渐消失了。是适应了纳曲酮?还是剂量减少的缘故?既然影响睡眠的副作用和轻松愉快的次疗效都没有了,那么抗癌的正面作用还会有吗?如果抗癌因此而失败,岂不大亏?
' i: u; q2 h( L5 y) g2 H: p
7 Q' Q# [/ W% N/ F! c7 n偶然读帖知道有0.001克的电子称,我就从网上购买,立即把3/4片的剂量增加到大约8~8.5/10片的剂量。
l5 q/ F: _- q& B7 w% C( R6 q2 S/ v; u3 G# G* I( L5 k( y1 C. @
我先把一批纳曲酮逐一称量,得知纳曲酮每片的重量为72、74、76毫克,其中74毫克占大多数。为了确保每次服下的不超4.5毫克纳曲酮含量,我把每片纳曲酮以72毫克计,72毫克减掉7.2毫克,就是64.8毫克,舍掉0.8毫克,64毫克就是每次标准的服用量了。
" v1 C0 Y1 o9 x; r% H/ o/ j$ |; u1 W/ P" [- ~' I
我原以为增加那一点点没什么,可是第一晚10时多一点服用,10时半上床睡,却睡意全无,瞪眼看着黑夜胡思乱想,直到12点多才渐渐疲倦。一连5天,夜夜如是。
: x4 n2 H5 m8 v. Y
2 |5 ^0 t* \) l/ s纳曲酮的威力,真是非同小可!怎么办,吃回3/4片?还是用液体式的吃法?我不死心,就试着把纳曲酮提前到9点半吃,10点半才吃本来在9点半吃的免疫抑制剂,结果,当晚入睡容易了,入睡后只在凌晨3点前醒两次,3点后就直睡到天亮。几天之后,那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又回来了。
4 ^) k! l5 Z7 U& Z$ _+ u* j/ w+ G& v$ [" m7 e; D5 r, x; b
由此可见,对纳曲酮来说,液体式跟固体式的吃法大不一样;剂量多一点点跟少一点点大不一样;早吃跟晚吃大不一样。
9 P" D" E$ T' f) n9 J7 U6 A
. f8 S7 ~8 r1 Y# x7 o如果从疗效角度看,可能临睡时吃最好,可惜入睡困难,只好就这样了。但愿吃到6个月的时候,会收获巨大的惊喜。 - g4 K9 _, E+ E. b: y
! R3 x1 ~; _4 N6 H2 _
$ k: G' y. K; y发表于 2009-4-22 18:58 | 只看该作者 又到刀枪入库时
3 {4 x0 U( U% R4 X4 `0 h2月19日CEA升到19.1之后,上了易瑞沙,先是用23天降至11.4,接着用34天才降到4月21日的6.9。这34天降得不理想,幅度40%还差一点点,比我预期的少。可见,CEA越往下越降得艰难,同时也表现一种可能,即易瑞沙反复使用后,抑癌的作用开始有点减弱,不再那么凌厉,虽然副作用依然不轻。* z, W+ D- C: _' A5 |
% ]! _- v( B& V% G: _( V7 |, I如果再吃一个月,可能勉强降到5左右,这不值得。/ j1 G5 c' I6 ?
& K( m. V9 J1 r: i: t- w; k决定从今天起停易瑞沙,尝试青蒿琥酯,同时继续吃纳曲酮。目标是维持或微降目前的CEA,过上两个月以上没有易瑞沙的美好日子。
, U1 i0 Z. b0 A* f) C. f, L% b" n
) ~; E o) V% {, P' i4 P根据檀诺先生的建议,从明天起把青蒿琥酯安排在练功的中途吃;牛奶携带不便,暂时不用;昨天检查的铁蛋白不高,才209,离正常值的上限708很遥远,可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不低,暂时不补铁;决定剂量为200毫克/天,一个月后再调整。 3 U' E E& A$ T5 e0 P
5 {6 V) p! e6 H; l2 E1 M9 v" k7 F z8 ]& D" t$ e
发表于 2009-5-8 21:09 | 只看该作者 设想一种服用DCA的新方法) p J' C9 b2 u7 X/ t7 b& a
趁着刀枪入库,过没有易瑞沙的好日子,最近把檀诺先生的" x4 M# ?( |* V9 E3 F$ |
《DCA短讯》细读。这回阅读跟以前的阅读大不一样,那时急着
6 s2 h! w( F% O" I1 k: c掌握基本内容以便马上使用,读时匆匆,来不及想一想,现在则
3 S) r9 |, ^5 m9 i从容多了,边读边想,感觉大不一样。
7 E, H2 K$ ^8 d
% ^) _2 x5 Q' ?, h: y檀诺先生的这个《DCA短讯》是个宝库,里面的金子遍地皆是,
7 C/ w2 |1 A# Z' ~( r; G7 F6 e作为一个癌患者或患者家属,把先生的文章囫囵吞枣,实在是糟
3 L/ q9 L- f: z* d% d蹋!DCA是个宝,与DCA相关的论述也是个宝。抗了一定日子的癌6 |/ q4 o0 o' g8 C/ r9 A- G5 ^
的患者或家属,这时候回头细读它,必定会有更深的领悟和体会+ T7 _! a( `( ~( s- ? i0 m" u
。
' g- j, i7 \ A9 v5 \) \# v& O8 Q% S$ w, u8 X1 z4 X
我不但读《DCA短讯》较早,而且吃DCA更早于读文章。这回阅读0 y* i: ^$ m) D7 T7 H6 Q7 {
,我边读边想得更多的是:在过去的我或其他人吃DCA究竟可能
+ I% r( k/ I8 H$ l y' M出了什么偏差,以致效果未如人意?/ J0 J9 }$ D/ |: @* [2 \% {* @
8 }9 C: q8 }* t8 ?: H, V先说剂量,我吃过20毫克/公斤/天,也吃过30毫克/公斤/天,况
3 a2 r3 K& U& U) l+ } X且是一天不停连续吃了一个月,造成严重脚麻,还有一脚趾甲变
( A* s2 L+ c& @黑,但效果仍没有预想那般好。当时檀诺先生曾提醒我:增量不! X& T, X0 b! Z, Y
一定会增效,但我仍一意孤行。如今看来,25毫克/公斤/天,大5 v4 @$ G, c+ x4 W
概是我们中国人的DCA剂量的上限了。# Y- b& k, m: I( F# s
8 A( i5 i- k5 a- [* w1 K前些时候,论坛的苦咖啡和王妍服用DCA,她们吃5天停2天,没# F' o" {5 u! @3 E7 [2 ]* T7 z
有超量,苦咖啡曾明显降低CEA,王妍则明显缩小转移的淋巴病
, ^: E( w' t1 V; Z$ ]/ @; A灶和降低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的数值,还通过淋巴细胞亚群的检* _- P0 O9 R# g/ x$ s6 q# x* D1 w
查得知免疫已经提高。然而,她们却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——1 N6 f1 m% I4 R; ?0 J
钠储留,分别有小量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,王妍因肾功能不佳更8 g8 j( r f6 I2 \; M; h
是出现高氯高钠血症。两女士服用DCA的剂量不大,为何会积液$ e0 E2 W- V% M5 Y) [
?
- n! a* H9 N' B* }) ]+ r0 U' g6 j& E% o0 r; {
我反复把《DCA短讯》中第8、9、10、11、12节阅读,对加拿大
* [8 H9 @7 D! }, X' e! l+ U+ a那两个著名的试验深感兴趣——75mg/L的DCA溶液任由试验的老
, A& r) a2 X2 w鼠一天喝到晚,结果抑癌的效果奇佳!
2 U5 R9 |4 X1 i2 F7 y" k) o- m2 |; l8 N1 B' R3 o2 M- s+ c8 ]
75mg的DCA溶于1升的水,稀释多少倍?是0.075:1000!而我们服
. R& X u j& h' q' s0 h# U) t用DCA时,喝下多少水?我吃500mg的DCA,顶多溶在150至200ml
0 Z( i; k' A1 s j的水里喝下去,即使算是200ml,那么稀释才0.5:200,等于1:
7 i- H; ?% Q/ d7 m1 I& F: I400,比试验老鼠喝下的浓多少倍啊!
$ T3 Y* b: A( B) c5 t8 y6 i+ U4 ^7 Y( G# X# O/ q5 J6 j
问题是不是出在这里?我看很有可能!
6 S8 K. P9 f" ]8 p4 r. a' s
% s* y" k8 e5 |1 i一下子进入体内的DCA太多,于是在我身上就发生外周神经损害
& U6 i6 o% @+ S' [0 f,在苦咖啡和王妍身上发生钠储留。
3 f8 n" u }; q) U, O& @1 K
, }1 L F- L. H: u6 e" I: W据说老鼠的剂量相当于人的50~100mg/公斤/天的剂量,为什么老- q/ D# p ]) @3 U6 \
鼠不外周神经损害(老鼠体内有VC但没有VB1)?为什么不钠储留6 J6 k; K3 T! k1 Y) `( t
?原因是不是在于喝下的浓度?即浓的容易一下子损害外周神经( ?+ u1 e% r/ m9 S
,浓的不易代谢并排出体外,0.075:1000的浓度,则温和得多
3 t. ]# N: |( r5 v; y3 ~,容易排出得多。8 G5 ?1 B2 K6 j/ ~6 [
& B0 T& m1 m, K8 _+ B& b% s
于是,我打算做试验的老鼠了,设想出一种服用DCA的新方法:# s/ X! n' e- E9 y
把1.5g(我一天的服用量)的DCA溶于1.5L的水中,这样的浓度是1. ?5 L9 z; ?- y% e' @4 }6 R
:1000,比较接近试验老鼠喝下的浓度,这1.5L的DCA溶液,要
$ H# L3 u r8 F( e# Y在每天早上6时至晚上10时之间的时间里分很多次喝完,目的是
( D# G; V! i! c6 }+ L$ Y既低浓度进入又尽可能时常保持体内一定的DCA量,一是避免外8 Q! [4 y3 _ D6 }0 A) f' _6 r% ?1 t
周神经损害,二是增加抑癌的效力。8 w& [4 M( U& J* l1 k ]5 i
# X* _& {) ]% o9 Q" S6 H至于适量的VB1、VB12、VC、叶酸、硫辛酸等辅助药,则安排在
' g( ^& f0 p2 Z9 [$ G一天3次进食后。
0 k. O# a: }6 Z& s) k, ^& Y# r) K0 ~4 `8 M& n" o) Y2 A
初步计划如此服用2周,停2天,避免DCA过度积累。
* X- n/ `, w$ x; z/ E9 A4 J
1 N" o: Q! `: j d6 j/ U# T* e以上只是设想,将在半个月后检查CEA后才实行。
( A, z. U# P! ~* \# Z$ [: y1 Q
( S0 h* e+ Q6 r% K$ F+ S
! M+ e& \* U' k- x0 J7 q* y' V发表于 2009-5-22 19:05 | 只看该作者 摆脱不了的易瑞沙
6 ?6 P9 a: t- H& ^# d& L& {( ^一个月过去,又到了验证尝试的成败的时候。
$ F& A" D3 M" Q结果大失所望,CEA在青蒿琥酯和DCA的轮流攻击下不但没有进一步下降,反而大
a" V( K0 h8 a3 W* Q) L幅度爬升——从一个月前的6.9升到11.1,升幅达61%!。
% F3 L2 W/ K' U) K/ U$ N
; y7 t. ]$ Q1 y& P按以往的CEA浮沉历史,停易瑞沙后的第一个月CEA是不会大幅度升高的,因为易
% M3 v2 D# ~1 d @瑞沙的惯性仍在。上一回停易瑞沙,只服纳曲酮,第一个月才微升0.2,这回停
, ^6 A; D6 `+ F, y# x8 X易瑞沙后尽管纳曲酮一天不缺并且DCA和青蒿琥酯轮流上阵,易瑞沙的惯性却荡4 ~ Q+ j1 l4 S3 `8 r2 X
然无存,不再是微升。或许,这是因为这回停易瑞沙时的CEA基数太大(6.9);或( c/ x5 U5 T4 r, ^! q: [1 o( d4 g
许易瑞沙真的越用效力越下降。但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,就是青蒿琥酯远远
% c3 j7 g% R: s没有盼望的那样有力,或者服用青蒿琥酯的方法存在大问题,如剂量、服用时间5 G# P, `0 }% C/ y9 d
、补铁等等。 E4 ` j3 ]3 Z5 u+ ?7 |
# j' C) ]/ t: q P被癌追赶的苦日子不但远未结束,而且会越来越窘迫,易瑞沙如同地球的石油储
: y, W- @/ i3 g/ n$ |备被开发得越来越少。' X4 f; F8 Q% p3 h
; _; P. W. I" J( B0 M; B& @# o只好再用易瑞沙,只好不间断使用DCA,纳曲酮用了5个多月,反正有货,就继续# N7 l7 P n. i. p2 r+ R, E$ f
吃下去。至于青蒿琥酯,则要搁置一下了,很多未知数未知个大概之前,吃了也
; K; h8 C! m# A* C: v' d是白吃。+ S2 o5 b: t4 P: F2 r9 H
/ v8 }4 e9 R1 i& T- R
没有易瑞沙的好日子又暂告一段落,接下来又烂鼻子,又得抓破腿脚,说不定还
/ g. p/ M. j4 J2 D- B得脚趾发麻……路漫漫,很狭小,但仍需走下去,仍可走下去。
- W1 F3 w, s# p
4 Z6 N/ w+ P; O6 G
) b- Z) X0 I3 C6 B( c8 b/ Y, V发表于 2009-5-31 20:53 | 只看该作者 今天终于拿到几天前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验报告,三幅小图,为CD3+、CD4+和 w$ x! O$ |7 t) G
CD8+,全英文,小图旁的小表格栏目的缩写“UL”、“UR”、“LL”、“LR”不
$ K# t+ n9 F* X& o7 r明白何意,但Results(结果)还是清楚明白的,如下:
1 B* h+ D; k9 w5 I) d
2 z9 ?( Q5 q- @9 T0 a+ L3 p' ECD3+CD4+ cells are 59.45% (参考范围 34%~70%)
4 v0 _5 V) S9 d$ rCD3+CD8+ cells are 37.56% (参考范围 25%~54%)- l& N% y, Q0 d/ L0 N8 a6 ]& S5 |: l
CD4+/CD8+ ratio is 1.58 (参考范围 0.68~2.47)
r; n0 `6 p& F+ l
+ e/ i5 a! Y- r$ P7 C2 W解读:$ G' l2 P. M0 X/ n' {
7 V9 p% w' h% N1、CD3+是T淋巴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,是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;
" j1 l* [& H [/ y CD4+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,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细胞,没有它的活
# o8 G( A5 G/ `( E# o 化,机体会处于免疫无能状态,它活化后可释放细胞因子。因此,CD3+CD4+
9 v0 Y% j( u! l) u0 ^3 x2 E. S 是免疫状态的总体判断依据,当然越高越强,目前的59.45%该属中上水平。
# a! e) w. n' z4 }* u; X- T
8 c1 H3 s) `9 \& \" q* \2、CD8+对细胞免疫起负调节作用,CD3+CD8+的升高不是好事,有试验表明非小 + ~) u. X0 I9 H" W
细胞肺癌患者的CD3+CD8+与正常人比较会明显升高,目前处于参考范围的中 $ ?" Z: [! b! @$ Y7 u
值,尚不算高。
) l4 F4 ~" U$ E$ E4 d/ g& M9 e2 p# g
: k) ?0 w: S; p8 n; R( U( A! ?6 v3、CD4+/CD8+这个比值很重要,可反映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,比值下降, ' N& n; |, o* i
即提示患者机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,不能识别和杀伤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。
8 C/ K/ P- n; Q, @8 T 有文献报道,肿瘤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发生改变,主要表现在CD8+升高和 : m- M- E0 `8 _. ]
CD4+/CD8+比值的降低。目前的比值为1.58,处参考范围的中等水平,尚可。# \2 [8 ~' ? H |. [4 L# H' m
' q9 N) {. |+ z8 q* n6 W% @总结:
: ~7 a) w/ c) x* H7 X; Q( U7 Z: C- w5 y( A( f# C
原本以为一直吃着免疫抑制剂,免疫不会好到哪里去,现在的结果确实出乎: o! D. i7 X$ U7 D ]
意料之外。何故?想来原因可能有三:
- ] y; [0 l- H8 Z& }( F
% h0 ~ S' \% m1 y; h! _1、癌负荷控制得较好,没让CEA长到较高,否则,大量的癌细胞必定要耗掉大量
& H% ~: p/ B6 o7 X; T% }的免疫细胞,有试验表明,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和化疗有没有效其
5 f( d# }8 b9 `6 i6 s4 `* @CD4+/CD8+的比值大不相同,CD3+CD4+的百分数大不相同,也就是说,癌负荷与# R8 b3 b6 u. ], A
免疫的高低成反比。
- N' N, H, W" W2 l+ f- l8 }9 b$ i5 e' e% ?' T
2、郭林气功起了作用,从练郭林气功的第一天开始至今,连打喷嚏也没几声,
0 f$ p9 B" w) h! @5 v更没感冒咳嗽什么的,郭林气功之所以能抗癌,提高免疫便是其首要的功效。- k3 ~0 N# E& u, M/ n
. [9 J) H% v5 Y; ]
3、毫无疑问纳曲酮已经起了作用,吃纳曲酮已经5个月,其增加的内啡肽想必不" e/ c8 R: F; x
少,它似乎比日达仙、胸腺肽、白介素等更实在,疗效更确切。当然,或许这只
% {7 ~% k% A: ]0 G% d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个案。 0 a% Y& j y8 j, Y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