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检测方案:
1. 针对性检测:检测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的基因突变,比如有针对性地检测肿瘤患者是否发生EGFR、ALK、BRAF、BRAC等常见驱动基因的突变,以判断该患者是否适用于靶向治疗,或在EGFR突变患者使用一代靶向药耐药后,仅检测是否存在T790M突变,以便确定能否只用AZD9291后续治疗。这类检测的特点是:
● 满足患者用药诊断需求,相对便宜。
● 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治疗,仅检测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的基因突变。
7 v$ e2 F! N+ l3 ?) r, b4 t# X {& e2. 全面检测:同时检测几十甚至上百个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。这类检测的特点是:
● 满足患者高端诊断需求,一般较贵。
6 W1 `1 Z4 T6 E' OEGFR突变患者的靶向治疗是怎样的流程?
第1步:进行EGFR基因检测
如果检测发现了EGFR基因突变阳性,患者就可以进行靶向治疗了, 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的,医生会推荐患者进行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。建议尽量做基因检测,不主张盲目吃药。
- h$ q, q1 Q$ u( @' q
第2步:如果检测出基因突变,查看靶点然后选择药物。
从本质上说,EGFR就是一坨蛋白质。这一坨蛋白质上面有一个坑坑洼洼的“钥匙扣”,就是用来接收传导细胞送出的信号分子。那么研制靶向药物,就像配钥匙,好的钥匙可以完美地适应“孔”的形状,将其完全占据,不给信号分子结合的机会,从而阻断下游的通路。第一代EGFR靶向药易瑞沙(吉非替尼)、特罗凯(厄洛替尼)、凯美纳(埃克替尼)都能插入锁孔,只是在微小的锯齿状上有差别,所以如何选择,还是听从肿瘤医生的建议。
( j$ v! k! d! f( e: D2 Q第3步:坚持定期监测观察病情
每2个月做CT检查,观察肿瘤变化。
. B: I. G1 t0 ^* u. b4 q* {0 E
& u- X2 D2 g" P9 T) L3 h) S" k第4步:如果发现病情进展,再次做基因检测并调整治疗方案
根据病情,医生可能会制定以下方案:
A.做基因检测,若发现T790M突变(由于耐药性),则尝试第三代靶向治疗
B.继续第一代靶向治疗
C.尝试化疗
, i- U" U# y2 a& T" Z+ C* [/ o
超过半数的患者会被推荐使用A方案。这是因为第一代靶向药,虽然疗效显著,但多数病人在使用1-2年左右的时间会出现耐药,肿瘤便会开始反弹,虽然每位病人的耐药原因不尽相同,但超过半数的病人是因为EGFR新突变T790M直接导致第一代药物失效。简单来说就是第一代钥匙出现松动,让癌细胞有机可趁。
$ A$ o E. U; Y9 f I) D( [$ o* \针对该突变位点,目前可以使用奥希替尼(AZD9291)来继续控制肿瘤。奥希替尼是阿斯利康公司推出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,在两个临床试验中,奥希替尼对T790M阳性的患者客观应答率为57%和61%,数据还是非常可观的。
* A4 v+ s" c+ r如果是其他突变导致耐药,则需用对应的靶向药。
" `) b" {3 J8 O; h
# o! ]; A9 ~& t% V5 V/ p2 R2 [" U8 }7 U, ~8 U6 \- {
$ J0 k0 U0 @9 K* } e+ }+ K2 Z0 ~
. c' ^6 ?, L& d$ o! f0 [0 A
P$ l9 {% H( F- \" 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