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患者服务: 与癌共舞小助手
  • 微信号: yagw_help22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开启左侧

从胃炎到胃癌,仅仅只有4步!

[复制链接]
6933 1 小娜 发表于 2019-12-8 09:53:58 |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0b55eb63d5fe46b49fe33393d1becd7d.jpeg
! m/ v% x( L1 f3 z
; Z4 A5 C9 M: U5 ]) i
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迅速转变成癌细胞,从最开始的胃炎演变到最后的胃癌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
6 r& F- U( }7 A. a# c
近5年来,我国19~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,胃癌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焦点。
8 i9 N1 O& w' M/ Y
据医学统计数字显示,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.2亿,每年新增40万胃癌患者,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%。

- [1 F' t2 [+ A% K  ~
然而,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迅速转变成癌细胞,从最开始的胃炎演变到最后的胃癌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
& |1 p; @" b1 p4 z" k8 Y" F4 b& ~# d
微信图片_20191208095139.jpg
. y- ]1 i6 T% K! W" f, c7 D
胃炎到胃癌有四步
- }; ]4 A6 X) h4 e2 b" m5 o
Correa序列提出:从胃炎到胃癌有四步演变过程:

: p$ I4 `, M  [# V' Y+ ~+ D* F
慢性浅表性胃炎
慢性萎缩性胃炎
肠上皮化生、异型增生
胃癌
; _1 Y4 ], q9 `2 S
第一步:慢性浅表性胃炎
7 F. e3 a' f/ P
所谓浅表性胃炎,即胃黏膜组织学上有炎症细胞浸润、组织水肿等。
5 W* X5 G" G4 R1 Y
一般来说,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,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得到这个诊断。这是一个很普遍的“胃病”!

. t6 i/ k) A( w# S* m
事实上,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,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,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。
8 s  d3 w& {5 v; q' L; _& y& Q/ H
也就是说,慢性浅表性胃炎距离胃癌还很远,所以无需惊慌。
% e) D: v% L3 n6 R; D8 c+ S& B
第二步:慢性萎缩性胃炎

2 F% W, d1 ^* t& r3 x" p
一般年轻患者以浅表性胃炎为主,年长患者则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。
7 U% j7 A8 ]7 B8 K3 J- S
我们的胃每天都要受到食物刺激,或者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,慢性浅表性胃炎很难彻底恢复。时间长了,会慢慢演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。

- ~$ V3 O# G  V  w
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年龄增大、肌体衰老、器官萎缩是相平行的。
% U- v7 h5 T* t# p- T& e( K( W
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层变薄、萎缩等。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病理改变可以同时存在。

" v6 }% [7 Z: T& E) d
好多患者认为,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严重的胃病,自然会有比较明显的不适症状。其实不然,萎缩性胃炎症状没有特异性,甚至部分患者没有明显主诉。常见症状以隐痛,饱胀不适及消化不良为主,餐后较明显,嗳气、反酸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等其它消化不良症状。
8 p; O% W" R& m5 }& J! R
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靠胃镜,不能以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萎缩性胃炎。患者的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。也就是说,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;相反,有显著不适症状者未必会有胃黏膜萎缩。疾病是复杂的,不是简单一一对应关系,需要综合诊治。

/ U+ x# O, J6 J' k* p! \6 p9 e
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上皮原位癌的概率较高。萎缩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变,经过多阶段、多基因变异积累发展为胃癌。
+ T$ n2 c4 H! n& i0 n- q7 Z" J; @
第三步:肠上皮化生、异型增生
- I) A0 e$ d5 E3 T  m
: ]( V, _- f& k6 I: D
胃炎反复发生,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,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,出现了“肠上皮化生”。

! s3 @: X' o- k8 G. S1 t9 \* V
“肠上皮化生”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,发展下去,就是胃癌早期。
% V9 n# h  P! V& a  E
第四步:胃癌2 G8 o, `+ B+ _- C: p
" x% f3 p& ^/ [% `+ W. Y
经过前三步的逐渐发展累积,慢慢就胃癌就来了。
. W$ G7 y1 |, I7 b' {
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,因而经常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。
; Q& a/ |7 ^* \. ^9 r( E& A/ s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你要警惕了:
! Z( j- |* d! k2 J
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。包括胃部闷胀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,伴有泛酸,且多没有诱因,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,或者时好时坏,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;

& r8 R0 @7 `# z& F: O9 `2 |2 c
体重减轻,同时伴有疲倦无力的感觉。
. e; o8 V* p/ X( P) g
大便明显变黑。因为胃内肿瘤破溃导致出血,从胃部渗出的血液到达肠部变成了黑色,再与大便一起排出体外。
; R8 G0 s0 }7 g7 d. e2 `$ a1 f3 A( f
哪些原因会导致慢性胃炎?
6 k# X' o6 z$ G$ u! Y% G
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有细菌感染、机械损伤、化学损伤(如药物、酒精、十二指肠胆汁胰液反流)以及某些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等。
) E" x6 h' A2 s1 B# y  T
幽门螺旋杆菌(Hp)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。Hp长期感染,可以通过毒素、免疫损伤等机制,加重患者胃的损伤,甚至可以促进胃黏膜一些与胃癌有关的病变恶化。
% k% K6 ?) \8 J. V9 S- w
但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,饮食不规律、饮食结构不合理,对于胃黏膜造成的损伤有时更加可怕,这些因素导致胃黏膜持续受损且不能及时修复,渐而而被肠上皮细胞代替,导致了“肠上皮化生”的癌前病变,进一步发展为胃癌。
: s  _8 A' R" N; I/ A4 u  j) K
可见,胃炎是否会转化成胃癌,“久治不愈和胃黏膜长期不能修复”是两个很大的关键因素,而这更多取决于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主动预防意识。
. J. y$ }. N0 r
虽然胃癌周围黏膜中,萎缩性病变多见,但并没有说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必然发展成胃癌。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不是很高,但两者却密切相关,胃癌是从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一步步发展过来的。

1 F- \% D' D& O8 y2 G/ M- C0 \& O
所以呢,一旦我们发现了萎缩性胃炎,便要越早治疗越好,否则等到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才重视,就变得危险了。因为轻、中度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多数还是可逆的,而重度萎缩性胃炎可逆性很小。
/ N& r2 E6 r- U/ m. P
为了监视病变的动态变化,要定期复查胃镜。

- ]8 S6 Y, h5 t( c7 O4 B
一般性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;
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;
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;
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应看作是癌变,可考虑将局部病变组织切除或手术切除,以绝后患。
! @: m$ U' f$ ^" P( O/ L7 O
$ K+ Q6 H6 s7 {
日常生活中,应该如何护胃呢?
7 P3 }; a9 @0 c- }0 Z
1、戒烟酒。
7 a+ j' |- H0 c5 b/ m) g9 V
在胃镜检查实践中发现,男青年的萎缩性胃炎发病很高,而且严重程度与吸烟、饮酒正相关;
4 ?6 B8 v- E. c2 x: X
2、注意饮食结构。

3 h: `. u! }8 ^
饮食应细嚼慢咽,少吃粗糙及腌制食品。忌暴饮暴食和吃辛辣霉变食物,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的食物;

- |# v/ c8 A9 R1 l, ~' T6 _  K4 {- M
3、慢性胃炎,特别是萎缩性胃炎患者遵医嘱服药;

5 y1 n$ b& l( K- {( [+ ^; u  ?
4、定期做胃镜检查;

6 {* C7 L& A4 [2 C* }! B# Z
随着近几年的发展,胃镜已经越来越细,且无痛胃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患者可以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,人们大可不必害怕;
( n$ O- |0 S8 W! y( y& P' C
5、减少抑郁。

' j/ u) ]7 g$ V& I  k1 h0 K
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当觉得委屈的时候,心里就“堵得慌”,不想吃饭。人在心情委屈时,不良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,直接导致胃肠分泌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,使胃黏膜保护层受损。所以心情舒畅对保护胃也是大有裨益的。

& `& ^: J4 d3 Y1 x. \
7 G/ ^- n% x  t: N3 K# X# h

1条精彩回复,最后回复于 2019-12-10 13:11

累计签到:100 天
连续签到:1 天
[LV.6]超级爱粉
wanzi  初中一年级 发表于 2019-12-10 13:11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上海
也不全准。

举报 使用道具

回复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回复
  • 转播
  • 评分
  • 分享
帮助中心
网友中心
购买须知
支付方式
服务支持
资源下载
售后服务
定制流程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友情链接
联系我们
关注我们
官方微博
官方空间
微信公号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